開排了。
在歌劇與出書等等把賴老師折騰得夠嗆的行程終於暫時告一段落,某個熱得要人命的七月午後,【暗戀桃花源】終於在汐止的排練室中鐺鐺鐺鐺開排。

(左邊蹲地上的是此次飾演導演的時一修。)

在沒有進排練場之前,我一直在想,比當年成熟了二十年的賴老師,面對著比當年班底青春了二十年的新陣仗,昭德、湘琪、堰鈴、一修、耘耘、美玉,排練場中到底會出現怎樣的場景呢?

排練場中冷氣很強,雞皮疙瘩有點不聽使喚地冒了出來,玻璃窗外的金色陽光看來很遙遠,湘琪甚至套上了灰色鑲紅邊的薄毛衣,縮在場邊的沙發上看著劇本,而穿著清涼閃耀夾腳拖與及膝短褲的耘耘抱著劇本走進來,坐下來朝著湘琪驚呼:「天哪妳連毛衣都套上了,我還在夏天打扮!」

溫差很大喔。

還真的有點像排練場中現在的狀況。

還沒丟本,年輕的演員們都在努力找著那些情緒與語言、年紀與扮演之間的立足點,三十歲與七十歲、忽喜與忽悲之間,溫差有點兒大。

昭德在權充輪椅的辦公椅上努力扮老,賴老師卻提醒江濱柳老歸老,還是要有種內在燃燒的熱情,不能一味演著滄桑;湘琪演著生氣的雲之凡,賴老師抿抿嘴說,再兇一點啊,把信扔到滿天都是吧;斯文客氣的一修努力地唸著導演暴躁懊惱與不耐的台詞,「感覺?誰感覺?你感覺啊?」賴老師又挑挑眉毛,說,「一修啊,你太Nice了。」。



幫助演員進入狀況最快的方法,就是去找出大家同仇敵愾的記憶,賴老師開始帶著大家討論起「有沒有碰過那種覺得你這樣作就是會砸了他畢生心血的導演」,這下精采了,大家開始聊起那種皮皮挫的經驗,從劇場圈、電影圈,甚至到電視圈,大家舉了不下十個的雞皮疙瘩經驗。

(至於賴老師自己呢?咳咳,別問了,賴老師說,「我已經變成那種『當然不是他』的導演了。」。賴老師前陣子排《費加洛婚禮》,有一天一個歌手遲到,被音樂指導開鍘,後進的團員紛紛好奇是誰開的罵,大家交頭接耳,看看賴老師,異口同聲,「當然不是他!」。)

很有趣,演員舉出來的例子都是五十歲以上的導演們,青壯輩的導演幾乎沒在名單上,賴老師說,這就是老一輩對於事情的要求啊,當年第一版管管老師在創作導演這個角色時,腦子中想的就是李行導演,那個為了一個心目中正確的光,可以讓大家等待一天之後決定放棄收工的嚴肅老導演。

因為環境不好,因為機會不多,所以他們格外珍惜創作的機會,也格外無法忍受作品被參與者偏差初衷的可能(不管是有意或是無意),因此ㄧㄚ/起來的狀況,並不是單純因為個性或是脾氣,背後的動機,其實是一種惘然,一種「如果還有明天」的不安,而這也正是《暗戀》中重要角色共通的心情。

重病的江濱柳,在歷經戰亂播遷、重病臥床等威脅後,對妻子、對未竟的情緣,都有種「如果我明天就走了那怎麼辦」的不安;掙扎五天後還是決定現身的雲之凡,即使有夫有子,但是終究也敵不過「如果他明天就走了那怎麼辦」的揣測,而現身醫院;就連江太太,先生始終無法忘懷的陌生女人出現眼前,她都因為「如果他明天就走了那怎麼辦」的理解,不發一語地讓出自己在病房中的地盤,安安靜靜走出房間,還給記憶一個重現的磁場。

而面前這些風華正盛,手上電視電影教職邀約不斷,炙手可熱的劇場中堅們,距離那種可能隨時冰冷的威脅,果然還是有點兒溫差的。

沒關係,才剛開始,大家都才開始調整毛細孔跟冷氣對話的方式,導演說,你們的功課就是要摸索「老」;而這齣戲,將從夏天走進秋天,甚至走到明年的冬天,季節一天天變老,排練也一天天緊湊,溫差,會越來越小的。

沒問題的。

(右邊是這次演江太太的堰鈴,左邊是這次演護士的耘耘。)


(本文供表演工作坊作為電子報內文之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