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上漲了,收入卻未必隨之起舞。
所以大家都在抱怨,而既然身為文藝歐巴,抱怨的方式當然不能只是平鋪直敘地寫,"啊圈圈叉叉東西南北都變貴了",這樣寫,有點解High。

最近嗜食港式歌詞的區小e.說:「蘿蔔變貴了,要怎樣曖昧。」

有夠林夕式的敘述法。

寫在MSN暱稱上,身為主婦兼商周alive生活專刊資深記者的學妹看到就馬上糾正,「可是蘿蔔又變便宜了,可見你都不去菜市場。」

「那現在什麼最貴?」我問。

常有機會吃遍美食的學妹說,「冬筍。」

於是我改了暱稱:「冬筍變貴了,要怎樣曖昧。」(反正還是押韻啊。)

學妹又有意見了:「可是我好像覺得你本來的(蘿蔔)比較有味道耶,我喜歡那種有小市民的感覺。」

是怎樣,所以我問林阿摳哪個比較好,林阿摳說冬筍好,「比較有季節感。」

於是我又無聊地加了兩句:「冬筍變貴了,要怎樣曖昧,不是季節的撫慰,只是一盤走錯胃袋的雜燴。」

加完,反而怎麼看怎麼像王嘉明的劇本,我的媽。

不過是物價上漲、年關難過,最好是去菜市場講這種通關密語,就可以把老闆唬得一愣一愣打個折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