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片名,是我本日的心情寫照。)
翻譯青年戲劇節的節目單是全世界最痛苦的事情。 
但是因為怕給翻譯公司翻了以後,回來還要自己重看一次,乾脆自己來,讓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吧! 

翻那些翻來覆去的文青導演所說的導演闡述,與根本沒故事的劇情簡介已經夠慘了。 

舉例如下: 
某個肢體劇場的作品,叫做《作品三號:犧牲》,導演闡述與劇情簡介如下: 

中文里牺牲这个词有连个用法,一个用作动词,如为了伟大的事业去牺牲等。另一个用作名词,意为动物类的贡品。个体的人在无形的权力的控制下变成牺牲,摆在那里,用来祭祀,伤口甚至能被看见,这正是我们要打开来给人看见的场景。


我们总被无形的力量支配,我们感受到它,我们的心里充满恐惧。我们反抗?我们讨好?然而我们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害怕?我们躲藏?我们却无处可逃。我们精疲力竭,我们却无计可施。它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根本就没有自由,或者说我们的自由就是由它给的!这像一场噩梦,不幸的是这恰恰就是现实。 

这种无形力量对我们的控制来自我们生活中各种权力对我们的操纵和掠夺,它窒息我们的生活,本剧叙述了这种无形力量对个体的控制、异化,和个体的挣扎,隐喻权力对人的控制、折磨和掠夺。权力面前个体的挣扎是无奈和徒劳的,最后甚至是理性的狡计得逞,共同成为权力的牺牲——我们被罪恶所害,我们也在迫害他者。

這種典型地會出現在牯嶺街小劇場的自辦劇展中的劇情簡介,我就自己消化過之後,簡單地翻成了: 

The word SACRIFICE is not only a noun but a verb. It describes the process for an individual to submit to the control of power. However, the invisible control is filled with the air of our life. And sometimes we even became the partner in crime to push others to surrender. In the end, we accomplished the ceremony of sacrifice by being the sacrifice.

不要臉地說,個人覺得翻得很好,既簡單又有表達到他們囉哩巴縮一大段翻來覆去要講的東西。

w
說:「妳有一種,to sum up的感覺,就是翻譯聽完後,臉一綠講出來的話。」 

我太愛"臉一綠這三個字了。 

更誇張的是,本來會刊(節目單)中,連"領導題詞"都要翻成英文。 

我說這我就不翻了,這就給翻譯公司翻吧,反正領導翻來覆去講的話都差不多,搞不好專業的翻譯公司那都有範本了。 

誰會沒事看節目單還看領導致詞的翻譯啊!!(翻桌) 

助理小熊說,「大概是那些想學英文又不想花錢買教材的人吧。」 

我笑到翻掉。 
這真是太無奈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