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一個劇場導演再怎樣牛大,做的戲再怎樣轟動,也很難會有人拿錢給他蓋劇場,但是在北京,現在的北京,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導演,就可以完成這件事情。 

這是孟京輝的蜂巢劇場。說實話,這大概是我看過最精緻的小劇場,除了紐約的Cherry Lane,在台灣我很難找到這樣一個又有三四百人觀眾規模,又交通方便(位在東直門新中街,離地鐵站走路五分鐘),又新穎精緻的劇場。 

孟京輝已經不只是一個導演,他某程度更是北京當代的文化指標,那個變成當代中國小文化青年愛情經典的《愛情的犀牛》,甚至儼然是他自己這蜂巢劇場的定目劇了。  




(《暗戀桃花源》演得再盛,在臺灣完全不可能做到這樣。) 

這次有機會,可以經由合作多次的夥伴,跟他近身工作,說實話,我對他有點改觀。以前看作品,覺得這是一個狂躁的人,但是這次經由工作的過程,我才看到了他的一些更多以前不為人知的氣度。 

這次戲劇節,他大從找錢,小從新聞稿的標題都盡力參與,真的很用心。


如果要解釋成這是抱大腿,要怎麼說隨便吧,不過我倒是沒看到台灣有哪個大導演有這樣的氣度與表現的,也不能完全說他們沒有,在台灣,大家把自己顧好,都很辛苦了。 

而這次因為多年合作夥伴東方先鋒劇場的關係,我有機會參與這次的青年戲劇節,學著跟他工作,學著忍受甚至欣賞他習以為常的跋扈與痞氣,用我一點點的台灣情調讓他覺得好奇進而丟給我更多球,是一個意外的機會,但是,也真的有點累。 

不諱言,身為一個個子很小,講話要裝嗲也沒問題的台灣女生,周旋在這兒,有優勢,但也有很多需要比在台灣更神經緊張的部份。 

最後一秒修完新聞稿,衝進去確認投影播放的問題,然後轉身跟認識的記者老友聊天,再假裝優雅大方地上台當主持人,一天記者會下來,我突然覺得比跑了五千公尺還累。 

滿台滿劇場的人,只有我一個是台灣人。 

蹲在內地導演朋友身邊,一起看著我們趕出來的影像介紹,突然有一陣寂寞。 

我們也有很棒的青年導演,我們有的。王嘉明呂柏伸蔡柏璋石佩玉馬照琪劉亮延甚至許思賢杜凱翔周書毅等等等,我敢大聲說,他們沒有一個比台上的導演差。 

我多想也拍著他們認真俏皮的照片,讓他們更多的作品被這裡看見,讓我這裡的朋友跟我一樣愛他們。


前天開會時,台北藝穗節打電話來,劈頭就問,請問是 劉小令 老師嗎?然後,非常禮貌客氣地問我有沒有空去當評委,我笑笑,說我在北京呢。 

我不在台北當評委,卻選擇來北京當小妹。 

因為我真的很愛我的家。 
這條讓彼此看見,讓大家更能欣賞對方的路走下去,就沒有回頭路了。 

像歐噴愛的團長小B說的: 

我們有屬於我們該面對的狀況。大角度的傾向勢不可擋,但其中的戲法倒是人人會變。沒有人知道你吃下的是美食還是毒藥,開放的資訊與概念會慢慢讓兩岸觀點接近,相信大家都會懂得並學會如何使用國家。市場規模也許迫使台灣變成一個RD單位,生產不在此,市場不在此,但在這樣的必然趨勢下該如何保有優勢的確需要整個文化產業一同摸索與開發。 

左派無政府的omega(野台開唱的創始人,暱稱野爸)跟信仰使用國家機器的隊長小b激辯!!在他抗議之前偷偷放給大家聽 ^_^ 

omega
說: 
"其實   我覺得自己真的脫節了 
所以有點害怕 
但是  把台灣樂團帶出去 
不管是中國或者日本英國或其他國家 
有機會就帶大家出去看看世界 
也讓其他人有機會聽見我們的聲音 
了解我們的態度"

"如果你有心認為你最後會回到這裡,那你應該現在就做。" 我的回答。

還是很高興在兩邊都有很多很棒的夥伴跟朋友,不光是劇場的,甚至音樂的影像的,有你們的一點點鼓勵跟幫助,我就可以繼續每天醒過來,面對新的挑戰與一切瑣碎。

看劇場吧,這兒真的挺可愛的。老孟喜歡德國式的簡單直接,劇場的設計也都是這種水泥質感與線條。






























觀眾入場處還放了個"噓"的大圖。真可愛。  





工作餐,很有大鍋飯的Fyu。這兒不太時興便當(盒飯)這件事,團體訂乾脆就派人大鍋大碗扛來,吃完收走。很環保。



我們劇場的夥伴都是正妹。哇哈哈。有來演出過的團應該都知道。影影跟大家問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