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片,我在電影院中看過一次,在從美國回來的班機上,又因為正妹群的魅力,忍著時差又再看一次半。 

這大抵是碎碎念伍迪艾倫先生最輕鬆悅目的一次諷刺吧。 

但凡是電影,總覺得被病了寫過的片子,都不敢不忍再來個真格的狗尾續貂。 
所以乾脆直接轉。 

這部片光看清脆響辣的潘妮洛普就是一個夠本啊。 
~~~~~~~~~~~~~~~~~~~~~~~~~~~~ 
    名:《午夜巴賽隆納Vicky Cristina Barcelona》(台譯:《情迷巴塞隆納》) 
    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 
    演:斯嘉麗·詹森Scarlett Johansson、瑞貝卡·霍爾Rebecca Hall、潘娜洛普·克魯茲Penélope Cruz、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
出品時間:2008 
    家:石頭花園的歌女 
推薦指數:四星半 
入評理由:第六十六屆金球獎最佳音樂喜劇類影片,《紐約客》年度十佳NO.5,第八十一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據說,斯嘉麗·詹森是伍迪·艾倫的新任繆斯。 

不知是不是這位豐胸盛臀的金髮尤物啟示了老伍迪暮年的激情跟鄉愁,令他有勇氣躡足離開紐約曼哈頓的摩天樓陣,橫渡大西洋前往歐洲,先搞出個《賽點》、《獨家新聞》跟《卡珊德拉之夢》的“倫敦三部曲”,而這一次,更揮師地中海,將鏡頭對準了西班牙,冶豔無比的巴賽隆納。

完全是個女人故事 
——兩個姑娘去巴賽隆納消夏,一番豔遇、折騰、理智與激情的攻守過後,夏末回美國,揮一揮衣袖,無愛一身輕。 

拋開“罪與罰”命題的伍迪·艾倫突然變得很柔和,也沒有那麼神經質。 
整部電影呈現出溫暖的質感,鏡頭裏橙黃的光影,那是屬於巴賽隆納的日色與情欲之光。 

至於兩個美國姑娘,時下常有所謂“乾女”跟“潤女”之分,此處不妨借來一用。

分野一目了然,同時面對西班牙畫家胡安直白坦蕩的性邀請,黑髮的維琪態度抵觸言辭尖刻,“乾女”無疑;而金髮的克莉絲汀娜則表現得十分欣然,立刻放軟身段調情,一派資深“潤女”風範,倘不是她隨後海鮮吃壞了肚子,哪里還有胡安跟維琪陰差陽錯成其好事的機會?

在我看來,《午夜巴賽隆納》是老伍迪講給我們的關於理智與激情的寓言,所以一眾出場人物都典型得很,鮮明幾近符號化。

胡安堅信“生命那麼短,又無聊,還很痛苦,為什麼不來點有趣的?” 
他的詩人父親持續地厭惡這個世界,因為“經過幾千年的文明之後,人們還是學不會如何去愛。” 
胡安的前妻愛蓮娜認為無法實現的愛才浪漫。 
而維琪習慣為每一件事情推導出前因後果,克莉絲汀娜則從來“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平凡如你我,哪兒能那麼絕對,不過是性情中有一點維琪,有一點克莉絲汀娜,極其偶爾閃現出愛蓮娜,略有些老詩人的厭世,卻也時不時做一下胡安罷了。

不過其實我想大說特說的,是潘娜洛普·克魯茲。 
今次她以愛蓮娜的角色得到奧斯卡最佳女配提名,表演端地好得沒話講,簡直光焰萬丈。 
老實說斯嘉麗·詹森算是夠令人血脈賁張的了,可是克魯茲一出場,前者的魅惑力也只有偃旗息鼓的份兒。 
尤其當她們出現在同一個鏡頭裏,斯嘉麗明顯就淡下去,只剩影子,好比一個人吃了朝天椒正辣得直扇舌頭,又怎麼嘗得出蜜桃的滋味呢?

真是怪,當年克魯茲跟隨阿湯哥出沒各大星光熠熠的派對,見諸報端時也沒覺她有這麼耀眼,怎麼她一說起母語來竟可以豔成這樣? 
片中的愛蓮娜完全是卡門的當代版本,危險,清脆,愛起來極其斬截,不畏斷裂。 

有一場戲最好看,是她、胡安、克莉絲汀娜三個人一起吃早餐,說著說著,愛蓮娜跟胡安吵起來,白裙,素顏,黑髮又長又亂,站在樹蔭下點煙,語速快,配合手勢,林中女妖般充滿蠱惑力。潘娜洛普的表演之準確有力,令我們完全信服了,跟這樣高純度的女人相愛,是不可能達致平衡狀態的。 

所以說,對典型的奧斯卡級別的表演方式產生了審美疲勞的觀眾,其實不妨看一看潘娜洛普·克魯茲。

西班牙盛產情歌、弗拉明戈舞、鬥牛士和瘋勁兒十足的藝術家。 
我猜,這麼多年老伍迪一定是讓美國的保守和物質文化弄得很疲倦,需要一些拉丁血統的灌注,所以選擇了巴賽隆納去放縱,狂拍高迪的建築,並且肆無忌憚地討論激情。不然怎樣?一個七十多歲的老男人,知識份子,話癆,能做得動的也就是這些了。

2009-2-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