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幾天才被某前輩大老歸類為「跨圖文世代」的工作者,隔兩天一看電影就完全破功。
跨個頭啦,同樣是《Ensemble,c,est tout》,我可能還是更偏愛那厚厚的文字版本。
《在一起,就好》是小說譯名,木馬文化出版;《巴黎夜未眠》是電影譯名,山水國際出品。
電影的譯名是不得不順應台灣觀眾的習慣,這兩年從《巴黎初體驗》、《巴黎我愛你》、《巴黎小情歌》、《巴黎換換愛》、《巴黎二日情》、《巴黎不打烊》、《巴黎拜金女》,不管是直翻還是歪翻,翻得妥貼或是翻得累贅,都硬要以這樣巴黎XXX的二搭三模式取片名,是某種輕易的行銷手法,不得不爾,但不管是中文書名的《在一起,就好》,還是英文版本的“hunting and gathering”,或許都更貼近原著中那種既絕望又燦爛的筆氣。
故事是關於四個既絕望又燦爛的人。
「當我們正在往下掉時, 我們什麼都不能做,必須等到跌到最底端, 然後蹬一腳, 只有這樣才能從新回到上面……」(《在一起,就好》)
四個這樣的,墜落中又努力提醒自己往上看的人。
卡蜜兒,一個患有厭食症的清潔女工,卻繪得一手好畫,美術功底深厚。
缺愛,只要一跟挑剔她的媽媽吃飯就快要崩潰。
法蘭克,一個暴躁又睡眠不足的小廚師,煮得一手讓大廚閉嘴觀察的好菜。
缺愛,只要一去探望又老又病的外婆就快要崩潰。
菲利伯,一個沒落的口吃貴族後代,在博物館流動賣明信片,卻有著足以當歷史教授的知識與素養。
缺愛,只要一跟嫌棄他的家人碰面就快要崩潰。
寶麗特,一個經常跌倒的獨居老人,法蘭克的外婆,有一堆動物花草與可愛老房。
缺愛,只要一跟養老院的人相處就快要崩潰。
在巴黎的待繼承大房子中,這四個人的命運終於不可豁免地會合在一起。
菲利伯救了窩居頂樓、發燒的卡蜜兒,而卡蜜兒跟法蘭克從一翻兩瞪眼到日久生情(多麼順理成章又不可避免的橋段呀),又把寶麗特接回來一起照護直至寶麗特的生命盡頭。而當死亡來臨時,愛情就確立了。包括變得不口吃的菲利伯,也在劇場中,找到了生命中的伴侶。
沒錯,是Happy Ending。
我在想,如果沒有看小說,電影的快速跳接可以讓我能夠深刻地理解,甚至是感同身受這四個人如何從城市的角落變得休戚與共嗎?
情節不算是太出奇,邊緣性格的人們因緣際會地湊在一起,彼此傷害與治癒,在巴黎的大宅與小閣樓間、市區的慘白與市郊的陽光間、早晨的咖啡與晚餐的可麗餅間,他們的缺憾就慢慢地被生命本身特有的能量補起來了。
但我特別喜歡作者那些突梯出奇的形容法,也特別喜歡那些即使是傷痛卻也雲淡風輕的筆觸,在小說中,那些角色們心中特有的彎曲與彆扭,被描寫得非常詳盡,因為充分懂得了那種彆扭,之後漸入佳境的順暢與快樂結局,才格外令人慶幸;但在電影中,我總覺得所有進展都有點電光石火的理所當然,反而少了點什麼打入心底的感動。
這本小說,會在我選擇重複閱讀、列入收藏、甚至是攜帶遷徙的名單內。
或許我其實是慢熱的人(唉看到這幾個字一定有人會笑),也或許我還是太老派地習慣於文字的吸收管道了。
(也或許是我不熟悉這個城市與國家,看《如果愛》時,光是一個周迅出現在市郊小破食店玻璃窗外的鏡頭,我就哭了。)
當然,奧黛麗朵杜的大眼睛之於卡蜜兒這角色真的是活靈活現(拜託她別再去接好萊塢笨片了,這種邊緣卻又真實的角色還真的最適合她),吉翁卡列這艷福不淺的傢伙(都跟法國的一線美女搭戲),之於法蘭克的莽撞氣質也恰如其分,飾演菲利伯與寶麗特的演員也都像是跟角色一起呼吸出來的,人味十足。
(最近看的另外一部《愛滋味The Witnesses》,演員也都像是跟角色一起長出來的。喔喔附上一句,Emmanuelle Beart也老了。但老得算是很迷人。)
喔喔而且音樂也很棒。我喜歡。
或許,最奢侈的方式是,在某個需要休息與治癒的假期(還最好是得在冷冷的冬天),窩在沙發上,邊聽電影配樂,邊放這部片子的DVD(當然等未來出了以後啦),文字看累了,就來看一段光影,讓這個關於殘缺與重圓的故事,給自己一點點重新微笑的力量。
衍生閱讀:友人KK與這部片:
http://blog.yam.com/kmayfantasy/article/11811842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