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二天一睡醒,就看見的海邊與陽光。)
活到這把年紀呀,「男的好朋友」絕對比「男朋友」難得而重要。

小學不懂事,國中很閉俗,高中唸女校(且有嚴重如張雨生般的嬰兒肥),因此對於「跟男生交朋友」這回事,既不懂得尺度,又沒有足夠的自信,因此混在一起的,除了姐妹淘還是姐妹淘。

上了大學,在暑假狂瘦將近十公斤,加上一開學不久,就加入一個需要「大量活潑社交技能」的社團,認識了M,很快地,我們從無話不談/到各自走開/到輕易拾起,他看著我充氣洩氣(也沒多瘦)學會畫眼線,我看著他從游泳隊的平肩細腰倒三角身材,變成肚子開始有點小弧度的上班族身材,十年,就這樣過去了。

M是我最重要的「男的好朋友」。

他做的第一個蛋糕(雖然從吃起來到看起來都很像烤壞的月餅),是我大一生日的禮物。
他們系上種的高麗菜跟香菇(農經系的)幫我家加過菜,我們還偷偷在晚上摸到向日葵田,看那一小塊台大校園中的夜裡陽光。
整整一年,我們每天晚上一定要講上半小時以上的電話。
看電影打噴嚏,他會馬上把外套(如果有的話)脫下丟過來。
我們都喜歡「當哈利碰上莎莉」,還有「愛在黎明破曉時」。
我們談我們不花一毛錢撿來的貓兒(們),談貴死人不償命的達洋貓,談蛋糕(我的Cheese Cake還是他敎的),談海談山,談對方的前男友前女友(哈哈哈)。
那個不識相的男人惹毛我了,馬上電召M開車帶我去海邊,然後在對方打來時,狠狠地讓M說「不知道還要多久喔」的聲音穿透手機。
為了大家的出遊,M在假日值班上工前,跟我約到了書店,一本本翻民宿指南然後一個個打電話訂房間。

上個十年,很多人看來花心、浮躁、孩子氣的M,奇異地,竟然是我不論順境逆境中最安心的存在。

而差不多是在我們認識的第十一年,中秋夜的晚上,M來接我,我拎著一瓶紅酒,他開著一台有天窗的車子,我們往東北角開去。

沒有準備,沒有計畫,"在海邊喝酒"就是我們最大的目的與節目。

這是我們第二次如此的出發。

上次是兩年多前,本來約好了幾個社團死黨,要一起去花蓮玩耍,結果出發當日,竟然來了一個阿里不達半弔子的颱風,因此在當日早上,一個個打著電話彼此通知「啊那我就呆在家裡囉」,只剩打死都要玩的我跟M,在風雨其實一點都不大的松山機場候機室,傻住看著天啊怎麼會有人拎著八個pizza上飛機,然後一致決定,不管,怎樣都要玩。

於是我們決定去租一台車,各自回家拿衣服,怎麼著就是決定要出發,沒有計畫,沒有預設。

在外公的詫異眼神中,我們往東北角出發,看見山,看見海,看見小漁港,看見小餐廳,開了很久,我們開到了蘇澳,又折返回北關海邊,在淺淺的月光下,我們端著清酒,談著這幾年我們的解與不解(那時剛從北京回來沒多久),風很涼,講話節奏很緩慢,潮水好像慢慢要漲上來。

而終於也談累了。

由於租車也花了一筆錢,海邊乍看不起眼的旅館又貴得嚇人(天呀雙人房四千五百塊耶),我們決定回車上躺下,天窗微微打開,就這樣,我們都睡著了。

真的就是純粹地,睡著了。

半夜,似乎下起雨來,我記得M起身關好天窗,而我睜開眼睛,說:「下雨啦?」,M說,「對呀。冷嗎?」我說,「有點,但是還好。因為下雨很漂亮。」,我們就繼續睡著了;而半個多小時後,雨停了,我們甚至神經地起身,追逐著雨區,往回開去,繼續在「有點冷但是很漂亮」的雨中睡去。

再睜開眼睛時,天已然大亮,身邊擺著一份奶茶早餐,M不僅買好了早餐,還說,「我都已經去散過步回來了,妳叫不醒。」在涼涼的陽光中,吃完早餐,我們就趕著還車時間,很趕又很慢地開回台北了。

很單純,很乾淨。回來之後,M的MSN暱稱好陣子都掛著「四百公里大冒險。」

而這次的中秋夜晚,我們開的是M自己的車(嚴格來說是他出一半錢買給他爹然後有空可以開的生日禮物),本來以為又是沒有計畫,結果一上了車,看見M拿出新買的GPS,上邊就又顯示著「北關海濱公園」。

而我們已經老了兩歲。甚至有雪山隧道可走了。

但還是同樣的方向,還是同樣的隨興。

買了酒,但是卻沒有開瓶器跟瓶子,只好隨處開著到便利商店去買,結果是兩千塊錢的紅酒,配上了十幾塊錢的塑膠杯還有莫名奇妙的營養口糧,但,依然開心。

這次沒有下雨,但夾帶著潮水味道的風好涼好涼,根本沒帶禦寒衣物的我們,把車上僅有的防水外套、以及下午剛拿到的一件朋友送的t-shirt都套上,月光亮得像路燈,就著這一點暖意,我們又聊到了半夜,然後,再次上車,躺下,睡去。

一樣有著月光,有著天窗,有著溼溼的空氣,蜷縮在舒服平躺的座椅中,平常都要到兩點後方有睡意的我,就這樣睡著了;又到了半夜,這次沒有雨,卻有迷迷糊糊意識到M脫下身上的防水外套,然後蓋到我身上來。

我微笑著又睡著了。而後,一覺到天明。

又是一樣的陽光、早餐,加上這次終於跟M一起散成的步,最後要離開前,還為了感謝他,我幫他在陽光中,好好地把因為開了一晚的車(以及前一天姿勢不良看了一天電視)而僵硬的脖子按摩了好一下。

旁邊有輛遊覽車停下,一堆阿桑阿伯下來看海上廁所,在他們眼中,一身白衣白裙的我、還有簡單牛仔褲的M,在陽光中的景象大概還蠻好看的吧。

其實想起來,這是多麼近似於我理想中平靜安寧的感情生活呀,形式上。

但是,我們終究是朋友。因為,本質上,我們太像了。

M跟我都是幸福的台北土生小孩,沒有獨立的急迫,因此才有隨興的餘裕,也因此更加地孩子氣,更加地容易為生活中的細瑣美麗而浮動;M跟我都是某程度友善而飄忽的人,但這樣的送往迎來,卻有時很容易忽略掉真正重要且值得的人。

很多朋友都想著我們為什麼不乾脆在一起算了,但這樣其實對我們兩個,都是不健康的。

我想,同類只能用來彼此安慰。

但還是很幸福,謝謝你,M。



同類(原唱/作詞:孫燕姿)

雨後的城市 寂寞又狼狽
路邊的座位 它空著在等誰

我拉住時間 它卻不理會
有沒有別人 跟我一樣很想被安慰

風 停了又吹 我忽然想起誰
天 亮了又黑 我〔又〕過了好幾歲
心 暖了又灰 世界 有時候孤單的很
需要另一個同類
愛 收了又給 我們都不太完美
夢 作了又碎 我們有幾次機會 去追

不曉得為甚麼愛 又稀少又昂貴

雲在半空中 被微風剪碎
回憶也許美 可是正在飛走對不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