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次矛盾的感覺。
晚上最後一場演出還在進行,劇場場務跑來跟我說,十九號開始三天,是全國哀悼日。

降半旗。下午兩點二十八分默哀三分鐘。所有娛樂場所暫停營業。

最後一條本來以為只有限於電影院或是KTV,演完後北京人藝的林芝小辣椒打來,才知道連劇場都包括在內(是的,劇場真的就是娛樂場所),連堂堂首都劇院都得停演三天,林芝都忙退票忙翻了。

真不知道該不該慶幸,「啊還好我們演完了。」
(不然才演四場就停三場那真的就叫我跳樓算了。)
還是該想,「啊是不是我們這些從小命帶地震的來,才…..」
(而且,全國。嗯。是我們的國嗎?)
唉。
After all, we’re all outsiders. Still.

這幾天有時候看新聞看得連吃東西都有罪惡感,但聽到諸多因震災而起的人生百態,又忍不住覺得無比矛盾。

朋友辦公室所在的大樓商場在一樓廣場進行募捐,結果街道辦事處半途殺出來argue,理由是,在一樓公共用地募捐,就有路人捐款,這樣的話,捐出去應該也要以街道辦事處的名義捐,光是吵這個名義,就吵了兩個小時。

伊利(內地很大的乳品品牌),捐錢捐得不多,後來說要捐牛奶等物資,但,還特別發新聞稿聲明,他們會捐兩種奶,因為其中一種,「是特別給乳糖不耐症的人群使用的,我們有專門出這種奶…..」。這真是高招無比的置入性行銷。

但當然也有真誠的。

張莉本來說要來看戲,結果又急匆匆地買了機票飛成都。
我們通電話,她說,「我看這幾個月呆下來,我大概又會帶些孩子回學校了。」
電話這頭的我微笑,說,我想也是。

這些拉扯聽多了,難免與內在的掙扎更互相呼應。

今年天氣很怪,都五月過半了,前天晚上冷到需要套大毛衣外套才能出門。
隔天,又來個陽光燦爛的朔風野大,南鑼鼓巷走一遭,一摸一臉沙。

真不是個平靜的年頭啊。
To B or not to B, this is a ques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