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過了這麼久,以前超級痛恨陪老闆或是陪來訪友人吃烤鴨,總覺得那是一種膩死人不償命的東西,但是,但是,第一次發現,美食真的可以治療憂鬱。

北京的天氣愈發詭譎,冷死人也就算了,還起了開膛手傑克似乎隨時跟在妳身後的大霧,雖說這是降雪的好前兆,但是在其中摸索,尤其肚子餓時,還真是舉步維艱。「在這種天氣中活三天大概就會想自殺。」我對越來越虛、越來越不能忍受低溫的自己說。

還好。有朋友真好。(淚奔)

同行的舞台設計怡儒,早聽聞是一個超級超級美食家,有品味吃,也有能力吃(他可是承包到LV中正紀念堂Party的大設計師哩),晚上,他們很堅持要去吃大董烤鴨店。

那是一家很有名的(在外國與台商社交圈中)烤鴨店,多有名?出租車師傅開過去,瞥一眼就說,後,火得很呢。

在等待位置時,旁邊竟然擺著一列飲料任君取用,可樂雪碧也就算了,還包括一大缶的紅白酒。

我們很幸運地不用花兩百塊的包間費,就坐到了一間可愛的小包間,叫做文囿,開始點菜,怡儒很阿莎力地以「堅持要點豆瓣龍蝦麵(一人份就要人民幣兩百六十八塊嘖嘖嘖嘖)」的撇步,奇妙地贏得了請客權。而且難得都是我們台北自己人,雖然跟中國朋友吃飯很有趣,但是偶爾只有我們自己,熟悉的、沒有好奇心、不需要隨時隨地名詞解釋的自己人,還是很舒服。

這是他跟嘉明點的菜,撐得我們個個三小時吃完,臉上都有高潮後的呆滯。

水晶鵝肝。賣相很美,微有酒味。夏天看一定更美。


桂花糖藕。在烤鴨店賣江浙小涼菜有點奇怪,但公允地說,以北京的標準,這做得算是精緻的。


紅什麼百頁(沒聽清楚)。沒見過牛百頁有如此微醺的顏色,估計是泡了紅薑醋。


爆炒鴨心。據說是熱菜中最便宜的,卻有著意外的美味效果。用刻花雕工切開,然後得配上蔥絲還有芫荽(就是香菜啦),超配Merlot紅酒。




Merlot紅酒。我們還是不太能接受長城干紅。乾第一口,亮延阿姨說,For Christmas!乾第二口,亮延阿姨說,For New Year!乾第三口,怡儒說,For開工!


蟹黃魚肚。很猛。很猛。很猛。(缺乏多層次美食形容詞的腦殘感嘆)是負負得正嗎?兩個本來應該各自很腥的東西加在一起卻意外地溫柔婉約。


豆瓣龍蝦麵。麵條全都是用龍蝦肉做成的,再用兩種醬汁分開攪拌,配上新鮮蠶豆,怪道一人份就要人民幣兩百多。但是很猛。我跟怡儒在樓下等待位置時,就盯上了櫥窗中的這道菜,大家一人一口嚐嚐味道,很滿足。






紅花牛尾。不要問我為什麼烤鴨店會有這種菜,這是一家Reasonable的Fusion。下邊黃黃的醬汁本來以為是南瓜,但是一嚐,有某種藥味,服務員說是紅花熬的。牛尾燉得很爛很醇,嘖嘖嘖嘖,我違反原則地吃了三口。


雀巢鴨寶。其實根本就是以前家政課學的生菜鴿鬆嘛。但是加了炸過的枸杞,味道有一種後勁。


炒牛肝菌。菌本身還好,旁邊配菜的聖女黃色小番茄卻很好吃,加了Cheese,味道卻非常清爽,很有清口的效果。


青蘋鵝肝。好大一塊,根本是脂肪肝的鵝肝,還好配上了蘋果醬汁,酸甜的底色稍微中和了鵝肝的油膩,色調也好看。


雙色豆腐。白色的包梅乾菜,黃色的日本豆腐包油蔥,讓我想到射鵰英雄傳中黃蓉的「二十四橋明月夜」,一個手巧呀。


栗子白菜,很Creamy,很陽光。栗子比白菜好吃。


爆茄子。聽說是二老闆爹的拿手菜,很家常,卻很道地,圓圓胖胖的日本茄子,入味得宛若燉肉。


雙色石斑。在吃魚貴死人的北京,論斤秤的這條魚,聽說要人民幣九百多塊。紅色辣,黃色部份酸辣,卻蒸的有點過頭,十分可惜,勉強算是這頓中的敗筆。


烤鴨。噹噹噹噹重點來啦。我以前超討厭吃烤鴨,尤其是背上的那塊油皮,總覺得吃一口,就要吐了,但這兒的烤鴨,卻意外地清爽。小姐說,全聚德等店,一塊鴨都要切出一百零八塊,在這兒卻只切出最多九十塊,中間的肥油全都不切給客人佔份數,難怪吃起來都是瘦肉,格外清爽,鴨皮沾點白砂糖,也非常棒。調料很精細,小姐示範了一種把蒜泥塗在麵餅上的吃法,以前從未試過,卻讓甜麵醬的味道有了新的層次,就像朱紅要用灰色配上才穩重,那樣。








聽說這邊一天賣掉三百隻鴨子。

而結帳時,我們瞧瞧,七個人吃掉人民幣兩千多塊(其中九百多塊是那隻有點不知所云的雙色石斑),呃,快是我北京朋友一個月的薪水了,有點罪惡感。

(不過,不懂得感官享受,是無法當好的創作者的。)

我決定明年,多寫一個劇本或是企劃,就要多研發一道拿手菜。

感謝這個用美食一掃陰霾的雪夜(希望是)前夕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