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某個有著冬陽的下午,本劇首演的導演兼編劇金士傑,跟此次新版的導演林如萍,回頭並展望,以前與這一次的《明天我們空中再見》,上次談太陽與月亮,以下為繼續的對談紀錄:)

對談人:金士傑(以下簡稱「金」),林如萍(以下簡稱「林」)

林:金寶聊到那個「擁擠的我」,跟「想要孤單的我」的拉扯,我完全了解,但是這麼多年下來,我就會開始去想,人與人之間最美的關係真的是建立在距離,的嗎?(強調)

從1988年我看首演開始,到我自己帶著學生排過不管是片段或是整本,對於這句話,我本來可以說是深信不疑喔,把它變成了一種美麗的定理或是信仰,但現在我突然開始覺得,欸,有趣了。不知道是因為年齡還是因為……

金:疲累。

林:對,疲累。我突然覺得,真的是這樣嗎?你至今仍然相信嗎?

金:應該這麼說,距離不是你跟我之間的這個呎或吋或分。我到現在有的時候看我媽的一些動作,我覺得,很好笑,我爸媽的一些動作,有些可能是我從小就開始嫌的,但我現在看來會會心一笑,這種會心其實是產生於一種隔岸觀賞,而這個岸是永遠存在的。

人不可能在某個時刻,跟另外一個人完全擁抱成功,融為一體,那都是假象,即使親如父子,永遠是兩個人;而且,你要更加相信你自己的無限內化的一個空間,人都是向內走的,那個空間是巨大的,不可能被另外一個空間完全進入與了解,甚至我對自己都可能還有好奇的與觀察的部份。

你本來是頭從草原來的動物啊?你現在變成一個社會人,多奇怪啊。所以我說的距離,不光是字面上的意思,也是自己的某種思考位置。

所以文媛所昭示的,其實是人的一個本質,而不是她刻意造成的一個假象,只是因為她比較性格,所以好像看起來比較刻意。

你看張愛玲在美國晚年完全不准別人去探望她,連她的房東都不認識她,有人就是到老死都要刻意保持這種孤單的狀態。她迷戀什麼東西?其實不是她發明的美學,她只是把我們不太願意面對的某種真相揭櫫證明的更清楚。

林:我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人,所以在這件事情(距離與孤單)上,我做得非常徹底而嚴重,我已經是一種完全獨居的狀態,像在學校雖然人來人往,我得照顧那麼多學生,但我每天一定要逃回我山上的那個穴,把電話都拔掉。

我強烈地必須需要這種狀態,但是我內在又很叛逆,不知道自己在反什麼,也就是在想如果不要這麼絕對,把自己這樣活得這麼孤獨,或許也可以,可是我就是走得越來越極端。就像文媛那樣,我常常在想會不會物極必反。

金:全世界搞創作的人理論上都是要關在房間中,跟老天爺打交道找靈光,但是又因為需要被看見(林補充,"被逼的"),因此就必須得人來人往,因此就一定會有摩擦、背叛等等的發生,就像男主角小海所面對的那些。

所以我的意思是說,「明天我們空中再見」表面上是講愛情,但是事實上是講創作,都是同一個戰場。

(下期待續:那麼,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邊站的人要怎麼辦?)
一則橫跨兩個世紀/三個世代的愛情神話──【明天我們空中再見】
07年1月,不見不散。

演出內容:
“我一直相信人最美的關係是建立在距離上。”

她跟他有多遠?你跟我又有多遠?

距離是美好的。
因為有距離,所以會有想念回憶等等純淨的空間。
距離是危險的。
因為有距離,所以會有躲藏錯身等等誤讀的迴旋。

人潛藏在心底與外界的距離,是一種與世界之間的永恆誤解。

“明天我們空中再見”,封閉的播音室,也是封閉的人心,由此,從一個播音員的失憶開始,在劇場中試探心與心、人與人之間的零距離思索。

小海在公園勒索嘟嘟和成華不成,反倒把原本不相干的一群人拉在一起,於是有了太陽與月亮的故事。嘟嘟的婚禮當天,好友文媛因身體出血,唐突地要求小海幫忙,太陽終於與月亮相遇了。文媛與小海約定相戀一年,期滿後月亮依約消失,留下熱力無法投射的太陽,接近自我毀滅般的兀自燃燒著…
1988年,我在劇場與剛問世的《明天我們空中再見》相遇,金士傑用最樸實簡單的文字與敘事手法,將看似平凡的愛情故事,幻化成一則令人傷感、卻不得不帶著微笑面對的神/童話。文本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人跟人之間最美的關係是建立在距離上的。」
看著即將要二十歲的它,明天我們空中再見的「美」在歲月中似乎不曾消失過。

演出資訊:
主辦: 城市故事劇場
協辦: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時間:2007/01/26-28 19:30;2007/01/27-28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售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網:
http://www.artsticket.com.tw/NewSitePages/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c4QWP9sLuh%2fxk%2bkaAOSvJg
【明天我們空中再見】blog:
http://www.wretch.cc/blog/seeyouinair

演職員名單:
編劇:金士傑
導演:林如萍
舞台設計:陳佳慧
燈光設計:鄧振威
服裝設計:趙丹綺
演員:黃健瑋 (電視《愛殺17》演員,電影《一年之初》、《海巡尖兵》主要演員)
謝俊慧 (2006世界之窗德國狂潮-卡斯登穆勒《那一夜,在台北》主要演員)
謝盈萱 (參與香港《包法利夫人們》演出、國家戲劇院《水滸傳》演員)
林宗儒
陳婉婷
陳信伶
楊景翔
何瑞康
小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