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夜半,跟同事討論當年台灣電視史上幾大正姐,從趙雅芝、蘇明明、徐貴櫻,乃至某一時期的張玉嬿,又扯到去年金鐘獎時回台引起驚嘆的潘迎紫,這些從年輕時就美到現在的女人,真是永遠的燈塔啊。
(尤其是趙雅芝。我的媽。她是天天喝蜂蜜養顏的小龍女嗎?)
(當然關於京華煙雲,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但不知怎地,想起日前在排練場見得的萬芳,她的天然不老,才真正讓我驚嘆乃至暗暗地把她記下,作為一種印記與標的。

六年級後段班的人,應該多少有從萬芳的歌中得到某種療傷溫暖力量之經驗,不管是從楊佩佩的片頭片尾,或是從KTV中嘶吼的《新不了情》,萬芳的歌與歌聲,永遠代表著某種特有的情感,內斂的、綿長的卻又帶點強裝不在乎的堅強,她那張《相愛的運氣》,甚至是我跟區小e.公認史上耐聽前五大。

她的歌聲已經不只是耐聽了,甚至是可以跟著聽者一起成長的。

(講到這我一定要抱怨一下,楊宗緯一出,害我現在都沒辦法好好地、正常地用我的方式唱完《新不了情》,就是會嘴賤地學那個拖長的"為何你還來撥動我心跳~~~~愛你怎麼能了",然後笑死大家。)

而幾年前的冬天,《收信快樂》在北京的胡同中演出,那是我第一次親眼看見萬芳本人。

素淨的,直髮的,酷酷的,又會大口在人藝旁邊的桂福祥吃著蘸著煉奶的金銀小饅頭,那個活生生躍然眼前的萬芳,看來是如斯年輕乾淨一如剛踏出校門的女子;過了四年,前些日子在外表坊的排練場,看見她拿著劇本排練,甚至看著她抱著一杯水,在講上廣播與上電視對於劇場的促銷效果,但臉上的神情與透明,卻比四年前更加澄澈。

(很奇怪,人年輕時,總是有著燙大卷髮、敷大厚粉的裝老期,現在每每在KTV中看到九零年代《割愛》、《試著了解》的萬芳,都會驚詫地闔不攏嘴,我的媽啊,那是誰?)

蹲在排練場的一角樓梯,我閉上眼睛聽著她唸台詞,那真的是一種巫者的聲音。讓人聽著聽著,就會平靜的那種。

這是她寫給新版收信快樂的文字:
~~~~~~~~~~~~~~~~~~~~~~
2007年12月5日
寫下

在冬天
靠近聖誕節的冬天
容易想起 收信快樂
12月4日
今天節目裡放了劇場版的收信快樂
耳機裡聽著2001年的歌聲
有一種微弱感
是實驗劇場裡收信快樂的
那個陳淑芬
對生命無法掌握的那個微弱力氣
那個發生在劇終之後
沒有人看見的餘光

我安靜聆聽
在7:23
而且很平靜
有股暖意
想起當時一起工作的夥伴們
在那之後我們進入各自的人生
很少交集
偶爾碰到 就會有很裡面的微笑
那是一次難忘的旅程
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旅程

這些年偶爾會想起陳淑芬
想她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
過著怎樣的人生
那年在紐約地鐵
我覺得我好像看到好多的陳淑芬
在鐵鏽的邊緣的那雙眼睛
也在看我
如果陳淑芬是一種無法抗拒的
瘋狂的邊緣的悲傷的微笑
我偶爾會在用盡氣力毀壞一張畫作之後
想問她還有沒有過不去的

在明亮背後的黑暗
在溫暖背後的空洞
在大笑身後的孤獨
那很裡面的晦澀與瘋狂
間歇性不經意的出現

我以為我已遠離
卻終將面對

2008年5月
親愛的陳淑芬
收信快樂

萬芳
~~~~~~~~~~~~~~~~
在三十一歲的第一天,我要去買她的房間劇場,送給自己。


萬芳的blog:http://wanfang-hervoice.blogspot.com/
大大樹的介紹:http://www.treesmusic.com/tmcd/tmdvd_0303.htm
外表坊的收信快樂:http://www.wretch.cc/blog/offpw&article_id=5725922
我的收信快樂:http://www.wretch.cc/blog/shiaolin&article_id=2579068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