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從今天聽到同事講述她昨天去看砍拷貝的過程衍生出來的想像。
煞是迷人,這世界上還有這樣的行當,砍電影拷貝的劊子手。

即使來這兒也好多個月了,也看過圓形鐵盒的拷貝們來來去去,但我還真的沒有認真想過,那些拷貝們最後的歸屬究竟是在哪兒。

同事說,「砍拷貝」,我以為是某種形容詞,結果,竟然是真的。

真的。

真的有人拿著斧頭(就是恐怖片中會拿來砍斷腳、林務局會拿來砍樹、斧頭幫會拿來跳舞的,斧頭),然後把拷貝一捲捲地狠狠砍上兩斧,方能拿去焚化銷毀。聽說《國士無雙》三十三片、將近兩百本拷貝(一片六本),砍拷貝大哥花不到一小時就砍完了,而我們還得給他新台幣八千六百大洋,挺好賺的其實(但當然也挺危險)。

(電影工業真是個燒錢的活兒,連個專業的毀屍滅跡都所花不菲,不像小劇場拆台多半都是順便用凹的,連前台、演員都有可能得下海,嗚嗚。)

細節因為眼見為憑的同事寫得很詳細了,甚至從看砍拷貝想到要拍個電影工業的一生,在此就不二手贅述,請參見:
http://www.wretch.cc/blog/Lingand12&article_id=10551227

我著迷的是那個砍拷貝的大哥,聽說平常另外一份職業是在士林夜市擺攤,賣些首飾等等的,是販賣美麗的工作吧,但砍拷貝這回事,卻是銷毀美麗的工作,這種二元性的人生,該是多好的題材。

這兩者如果真的拍成影像,片名或許就可以叫《拷貝人生》。
(這牽涉到昨天的冷笑話:我在MSN上大力推薦朋友去看《口白人生》,前同事與朋友竟然說,「《靠杯人生》?很好的罵人新詞(註:"靠杯"是台灣話,"哭爸"之意,罵起來效果近似於"靠")」,我則因此音近想到那也可以來個《拷貝人生》呀。中文的奧妙莫過於此。)

下次我也要去看砍拷貝。(不會要看砍《奇蹟的夏天》的拷貝吧,那樣我想我會哭。)

圖片說明:電腦中沒有拍堆疊一地的鐵盒拷貝照片(平常沒事誰會拍那個啊?!),只好找了張斧頭舞的照片來冷笑話幫襯一下,看倌莫怪。想想砍拷貝的斧頭大哥砍到流利處,應該也可以有像斧頭幫舞那樣的韻律與姿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