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在記者這一行,就應該要憑自己的力量與"專業"去拿到的東西。

起碼一期一會。

在玩具創作展亂晃,竟然找到一個還沒有上市櫃的公司,做的產品是像乖乖中放的玩具,小東西,讓他們一年可以有十多億的營收,也讓我跟他們變成好朋友,連副理要不要離職,我都能在週五半夜聽到前因後果,陪著一起緊張。

某個得了獎之後變成鎂光燈焦點的導演,在看盡世態炎涼之後,被我硬拉到家中讓我看他的作品,為了側訪,趁他回鄉下老家時,打去找他,要找他媽媽側訪,我說讓老人家講手機不好,他就給了我他家電話,但是羞澀地叮囑不要給別人,說他從來不給任何記者他家電話,但,"妳是朋友。",他說。

某個從來沒有接受過媒體專訪的人,被電視台追蹤一星期,結果電視台連他的公司門都沒讓進。而我花了兩個月,終於讓他從躲我到詳談四小時的理想與冷笑話,還半認真地問我要不要跟他工作。

對於見慣大風大浪,挖死人不償命的台灣媒體圈來說,這些都不算什麼吧,但對於一個小菜鳥記者來說,這些小小小小的碎片,就足夠支撐了。

(圖片by可愛的老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