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紐約街頭的表演,有時候比劇場中的還好看。
地鐵中,有深目厚唇的黑人打著鼓,或是有著突如其來的電音南胡拉著Yesterday Once More,雖然趕地鐵趕到小腿抽筋,地鐵又悶又臭,但是這些討生活的音符,讓人在奔忙的點對點中,會稍微可以忘記一點腳板的疼痛。

地上,也有隨處可見的精采表演。
昨天實在衰到家,今天稍有起色。

從中午的台客午餐開始。
這是一家在東村的餐廳,主打很像在台北東區後邊餐廳的Fushion菜色,結果我們點了,炒飯。對。炒飯。加了水果都還是有醬油味道的炒飯。








雖說紐約遍地是好吃便宜的Pizza跟熱狗,但我跟賴小蓁畢竟還是亞洲胃,每次一餓或是一累,就會想要吃亞洲食物,就算是很沒誠意、用辛拉麵煮一煮也要十塊錢當郎美金的韓國館子海鮮麵,都會覺得,阿呀我的天,被安慰到了,這樣。

紐約真是一個種族大熔爐,但是在面對滿街各式各樣的食物,在最虛弱、能量最低的時候,Life Style會自然而然告訴妳,妳是誰,妳打哪來。

出來後,往劇場的路上,我們又經過Washington Square。
這小公園真的不大(尤其比起中央公園),但每次經過,都會看見好玩的事情。

在紐約一切種族生物都有其生存的空間與囂張的方式,松鼠也不例外。
只要勾勾手指頭,牠們就以為有吃的,張著精靈小眼睛跟其實平常沒那麼蓬鬆的小尾巴跳過來瞪著你看。


噴水池旁邊,今天下午站的,是四個穿黑色襯衫的小夥子。
手上拿的是不插電的民吉,陽光艷艷中,很有點Beatles的味道。
放了五塊錢,買了一張EP,作為此日紀念書籤。


然後這老兄,就這樣成十字形倒在地上。


有個人經過,很緊張地搖搖他。沒反應。
「Dude, are you all right?」沒反應。
拿起他的手開始按脈搏。沒反應。
他估計也跟我一樣,看了太多CSI NY,才會滿腦子都真的以為紐約遍地都是凶殺案。(是的,這城市的影像養分於我來說,Sex and the City大輸CSI NY,很糟糕,一點都不浪漫。)
然後躺在地上的老兄,終於在一個很奇怪的timing,也就是在人家摸完他脈搏五秒鐘,正想離開時,翻身起來。
做過劇場的一看這表演,就會覺得這整個cue點不對。
人沒有知識,也要有常識,沒有常識,也要會看電視,是沒看過CSI NY嗎?哪有路倒得如十字形那麼整齊的?還有是沒看過諸如驚喜大爆笑之類的節目嗎?哪有在觀眾要走光的時候慢半拍起來的?腰力也不練好一點,還慢吞吞翻起來,石破天驚跳起來才有效果咩。

表演真的,節奏很重要。

今天看的兩場表演,就是成也節奏敗也節奏。

下午的兩場表演不想奔波,都在離賴小蓁家很近的The Village Theater。

第一場是《Victor Woo》,Musical,又是保本(甚至很超值)的選擇,故事其實就是在講移民第二代ABC的美國夢,一個不想當李小龍、也不想當進哈佛的數學天才的華裔第二代,違背父願,想要當搖滾明星的夢醒過程,雖然還是很難免地把男主角家庭背景刻板印象化,設為開中餐館的,故事也是很一廂情願地設定為華人、甚至有色族群的諸多邊緣化,但整體的節奏實在是銜接得緊湊近乎完美,飾演父子的Francis Jue跟Raymond John Lee唱得真有百老匯的水準(後來一查,果然兩人皆有諸多百老匯演出經歷),作為舞台布景的動畫投影也做得非常可愛,在需要短促換場時間(每場跟上一個演出的換場時間只有四十五分鐘)的Fringe,又排在下午的夾心餅乾時段,這樣的設計算是一個很完美的簡約折衷。


看著兩個有著職業水準的亞裔歌手,跟其他一堆水準起碼上外百老匯沒有問題的年輕演員又唱又跳,Fringe讓人很感動的地方,就是這邊提供了一個被看見的做夢平台,這樣的作品,雖然議題稍嫌小眾一點,但在紐約起碼有上外百老匯的市場潛力,然後如果是讓更知名的流行音樂歌手參與演出創作,甚至有在亞洲巡迴的市場可能,這就是Fringe堅持以affordable的票價,讓年輕劇團發聲的mission。

在紐約此等銷金窟,Fringe的票價都統一堪堪十五美金大洋,看到這種完整又緊密的作品,真的就是賺到了,weekday下午四點的演出,三百人左右的場地大概還坐了八成,雖然剛好坐在幾個親友團旁邊,但無損謝幕時真心站起來大力叫好的衝動。

Victor Woo網址:http://theaverageasianamerican.com/home2.html

第二場的《Chekhov Jazz》則是日前在Fringe Club看到,覺得我的媽超可愛一定要看的演出。


國外團體來參加Fringe其實真的有點吃虧,除非當地能找到有力的執行製作,不然宣傳上總是有點沒力,幸好是前幾晚有看到她們剛來時的現場小小宣傳,不然光看簡單素樸的小DM,一定會錯過。

光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非常法式知青的作品,契軻夫配爵士樂,把《海鷗》、《三姐妹》、《凡尼亞舅舅》中的女角都賦予一首原創的作品,兩個小時五個人又唱又現場彈奏,有夠充實。

說實話,叫音樂家演戲實在是有點硬ㄍㄧㄥ的,因此這個作品在音樂的本身非常可愛完美,但每次唱完歌,讓眾音樂家們想盡辦法演出角色情境或是跳脫自白,節奏就瞬間掉得一蹋糊塗,再加上本來就跟契軻夫的陰沉有點不對盤,因此兩小時看下來,實在有點疲倦;但Rebecca(主唱)的聲音實在太棒,歌也非常可愛,這是我來紐約看戲以來,第一個真心想要買CD的作品。


另外要挑剔一個小缺點,法國人的團果然簡單歸簡單,小細節卻非常講究,甚至還做了一個跟女主唱服裝髮型都一模一樣的小娃娃,作為台上的重要象徵,服裝也都以搭配銀色系單品為主做為統一,搭配女主唱內裡的深酒紅小洋裝格外有種優雅,不過!女鼓手!妳可以合群點嗎?就只有妳沒穿銀色單品,看起來總是有種想抓條銀色圍巾逼她披披的不協調感。

劇團與作品網址:http://www.chekhovjazz.com/
(點Songs,有曲目線上試聽。現場聽,Rebecca的聲音更厚更潤,光聽音樂的部分真的很享受。)

連看兩場下來,我們有點過分地放棄了最後一場《LENI》,這劇本是以一個曾拍攝希特勒紀錄片因此引起極大爭議的德國女導演為題材,讓年老的LENI跟年輕的LENI互相辯證,光聽題材是挺過癮的,賴小蓁看過劇本也讚精彩,但時至晚上,總覺得再去看這樣的大量語言表演,一定會睡著,因此我們就很沒良心地,放棄了,早點回家休息算了。

劇目介紹:http://www.myspace.com/CollaborativePlay

這真是住在表演藝術多到破表的紐約之任性啊。

不過後來遭到報應了,我們竟然晃到格林威治村,不知死活地,去了一家西藏餐廳吃飯。






以前去舊金山玩時,跟朋友去過西岸的西藏餐廳吃飯,印象很不好,餃子僅次於日前的黑心便宜冷凍水餃般難吃,食物又都有種醃製的怪味;這次看看這家東岸的西藏餐廳,想說在紐約,還是在村中的西藏餐廳,佈置也不賴,應該會好得多。
結果真是一個哪有。
餐廳名就叫Tsamba(糌粑),賴小蓁不知死活地點了冰酥油茶,簡直是在喝冷凍牛油,然後分別點的燴飯類食物根湯麵類食物(因為太難吃到我懶得去記名字),也是都有一種醃製食物的怪味,吃到我們逃出來,去旁邊的日本超市買生魚片來平反,不然晚上一整個胃口倒盡。
看來雖是亞洲胃,接受程度還是有限哪。
本間餐廳榮獲黑名單第一。下次請小心,到紐約還是乖乖吃PIZZA或是吃熟悉的亞洲菜就好。
本日轉運尚未成功,隔日同志仍須努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aolin 的頭像
    shiaolin

    不良品放生。

    shia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