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每一部都有各自單呈一篇的魅力,只是因為最近事情多心兒煩,恕我一懶就來拼盤演出了。完全是某種"記得自己最近都做了啥"的流水帳敷衍。)

ZODIAC,嗯,執迷的力量真可怕。看完我只能這麼說。

我還是喜歡叫《索命黃道帶》的英文原名ZODIAC,畢竟剛從北京回來不久,莎妹王嘉明導演之同名又是同事件靈感來源的《ZODIAC》正是我的主打,因此去年得知David Fincher開拍同名電影,聽到實在大樂。

畢竟這是個太過迷人的事件,與殺手啊。

ZODIAC,是美國上世紀中後的瘋狂殺人魔,這是他寄給警方與媒體挑釁的自稱代號,而這傢伙,至今仍逍遙法外,其神秘的密碼殺人遊戲令全美國上下人心惶惶,可說是美國版的開膛手傑克。他公開宣稱殺過十三個人,後來又陸續殺了二十幾個人。警方確認,他犯過的七宗案件中有五宗遇害者身亡,但實際死亡人數無法確定。

遇害者中也還是有人存活,只是一直無法正式指認兇手的長相。事發當時震驚整個舊金山灣區,而當地的司法單位合力解讀兇手留下的密碼和信件,但幾十年來仍沒有結果。

《ZODIAC》跟前作《Seven》等等緊湊華麗的大刺激不同,鏡頭平鋪直敘,節奏也四平八穩地幾乎可算是有點冗長了(片長兩個多小時,半夜三點看出來,天都泛著暗寶藍色的光了),但這樣的節奏與有時看起來簡直是紀錄片的畫面,雖然可能不如一些習慣他重口味的觀眾之預期,卻完全可以讓我感受到當年這幾個角色,因為陷入追索兇手的漩渦中,而把生活過成無止盡低限音樂的反覆迴旋。

大衛導演還是很厲害的,意在言外。

然後,他更厲害的是,沒用多少血漿跟音樂,就成功地嚇到我了。沒有淡入淡出,沒有慢動作,沒有奇巧的鏡位,甚至不避諱帶到兇手平凡無奇卻清晰的輪廓,殺人就簡簡單單地殺,說話就平平淡淡地說,一點沒有傳說中連環殺手的故弄玄虛。


但是我就是被嚇得半死。年輕媽媽與地下室那段(雷)我真的嚇到不行。

最簡單的,最直接。就像我其實也有被王嘉明《ZODIAC》開場平平淡淡的晃動模擬綁架殺人鏡頭嚇到那樣。

所以較之於《ZODIAC》的平淡卻有力,《賽柏格之戀》的誇張雖然某程度很討喜,卻看得有點疲倦。


劇情說簡單也很簡單,不過就是講一名患有妄想症的少女詠君(林秀晶 飾)因為幻想自己是機器人,不吃飯可以靠電池充電,而被送到精神療養院治療。在療養院裡有著各種奇怪的患者,其中有一個自認為能竊取他人能力和思想的少年病患,奕順(Rain 飾),特別對詠君有著莫名的好奇。

漸漸地,奕順對詠君的好奇轉變成一種保護的欲望。兩個行為古怪、思想偏執的人,卻又如此相似。他不但偷取美麗的聲音為心情低落的她歌唱,甚至還要偷走詠君的同情心,以免她太過傷感,還千方百計騙她吃飯。

之後,當然兩人就因為諸多過程而冒出愛的火花,而這段奇異的戀情,就這麼繼續充電中…

朋友說,我們的Take Line「甜美到爆炸的愛情童話」(專業電影行銷萬歲!)還有Rain老弟的擔綱,騙得了不少小女生的追星票,但是換湯不換藥,一個導演不管題材再怎麼包裝再怎麼變,有些始終的堅持或是潛台詞是不變的。

從復仇三部曲伊始,朴贊郁的主題其實都不離禁錮、報復等等,這次即使卡司偶像、場景乾淨精緻(有那麼漂亮的精神病院噢?),但是生猛直接的幻想,如女主角幻想自己手指可以變成衝鋒槍、長達將近三分鐘的屠殺醫院人員的槍戰鏡頭,或是一開頭沒多久,女主角就割腕然後把電線插到手上去等等,其實嚇傻了好些個小女生。

我是沒被嚇傻,但是有點疲倦。或許是看午夜場的關係,也或許是那樣的誇張表演方式,在小劇場中看過太多,雖然不能否認Rain的努力,加上鏡頭實在有點長,看到後來,我好多次以為要結束了要結束了(尤其是在飯堂中女主角終於吃下第一口飯),卻在下一秒換鏡時發現天哪還沒完哪。

《陷索》則是剛好相反,講的其實是一個並不太出奇的故事:少女被謀殺,圍繞著的故事一一被發現或是被發生,結構上用的也是近年來頗被討論的多線敘事,但較之於刻意的《火線交錯》,《陷索》簡單的段落分隔,跟篇幅雖不長卻很細膩幽微的敘事,看完出來雖是明亮周日午後,卻不由得讓人嘆起大氣。

第一段,一個長年在家照顧年邁又脾氣怪異老母的女人,因為發現謀殺案屍體,登上頭條新聞,生活產生大逆轉,讓她對長年枯燥灰色的生活開始產生質疑,後來還不惜忤逆母親,跟剛認識的超市售貨員上床私奔,《小太陽的願望》的東尼克莉蒂把這個角色的灰暗畏縮,表現得十分稱職。


第二段,也是幾個朋友都最喜歡的一段,一個唸法醫的女孩,同時也是尋找真相的妹妹,看到被送來的屍體,直覺就是自己失蹤多年的姊姊,因此急於確認屍體身分,覺得把多年的懸宕解決了,也就可以把過往的包袱扔掉了,甚至可以順利跟喜歡自己多時的男同學交往上床;但第二天天明,齒模比對出來,仍然不是自己的姊姊,因此生活似乎又回到原點。


第三段,一位懷疑丈夫的妻子,發現老是出門爬爬走的丈夫,跟近來被謀殺的眾多年輕女孩之間,有著極不尋常的關係,本來要去警局把證物偷偷放在門口以揭發丈夫,最終還是選擇妥協地燒掉證物,也把身上的衣物(自我)一併燒毀。


第四段,一位急尋女兒的母親:開始尋找她離家失蹤的女兒,一直深信女兒還活著,結果發現女兒已死,但身後還好仍有可愛外孫女,一方面把外孫女接回家,一方面也儘可能地對女兒生前最後的室友予以援手;最後一段就是講一開始時的屍體,其實不過也就是一個年輕未婚生女的女孩,不惜一切出賣自己賺取金錢,某個急著要送生日禮物給女兒的晚上,卻不小心搭上了殺人魔的便車…..




五個段落之間,沒有過於戲劇化與刻意的連結,演員也都是硬底子(連演朱朱人中哈利的帥哥都來串上一角),雖然是獨立製片的規模,卻有異常紮實的文本與演員陣容,可能因為是講關於女人包袱與丟棄的故事,故事雖都不長,卻都有十分驚人的能量與戲劇性。

看得非常過癮。

《夏季雨》,呃,那某程度真是一個軟調色情片。


西班牙南部的小鎮上,有拿掉一個腎的詩人青年,帶著熱衷功夫武鬥的叛逆青年、富有家庭的公子哥兒、幫派中的好小子等馬吉們,有的戀愛,有的尋根,有的做夢,有的浸淫在愛與性的迷惘裡。
夏中,這段夏日戀情熱烈發展之際,死黨們也各自面對著不同的課題。有人到倫敦旅行,卻發現母親是在蘇活區工作的脫衣女郎,而有錢自負公子哥則得面對父親因賄賂官員而鋃鐺入獄。皆逢家庭巨變的兩人,一個選擇承認這可恥的事實,一個則欣然接受父親「不顧一切的賺錢,攫取權勢」的人生哲學,然後去炫耀美女如雲的敞篷香車。

夏末,炎熱季節接近尾聲,男女主角的愛情亦變了質,詩人男主角碰上老世故又充滿戀愛經驗的熟女,借書是幌,做愛是實,讓他寫詩的靈感和情慾方面都大開眼界,而同時女主角也接受別人的追求,男人替她支付了習舞圓夢的交易。無論如何,下一個夏天的雨季依舊會來臨。

我只能說夏天、愛情、俊男、美女,由十分官能的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導起來,就是一個可口悅目。

但也僅止於可口悅目。許多精緻華美地近乎平面攝影的緩慢鏡頭堆疊起來,頗有小劇場感,但也頗有某種小劇場的空洞,講述狂飆青春的文本某程度有點蒼白無力,看完了徒留腦中光影,卻無深層撼動。

(另外,真要慎選共看片的對象,看這種片真不能跟異性朋友一起去,尤其是梅雨夜、淋溼溼的異性朋友。亂尷尬的。真的。)

《破綻》,安東尼霍普金斯實在就是適合演機關算盡太聰明、自嘲嘲人最拿手的壞蛋。


一向最擅長找出機械裝置破綻的科學家泰德克洛佛(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在發現他年輕貌美的妻子珍妮佛紅杏出牆的時候,他就開始精心策劃一個完美的謀殺計畫。這場看似平淡無奇的兇殺案,交由年輕又意氣風發的州檢察官助理威利畢強負責偵辦,由於97%的案子他都能讓罪犯俯首認罪,因此這個案件對他來說幾乎是手到擒來。

然而,事情都不如表象那麼單純,當克洛佛決定替自己辯護;當偵辦此案的警察竟然與他的妻子有一腿;當威利發現自己好像被推入一個疑雲重重的陷阱之中,威利開始亂了手腳…在佛洛克和威利的緊張鬥智和對決當中,他們都處心積慮想要從看起來完美無瑕的表象中找出彼此的「破綻」。

本事看來是一般的鬥智片,但無可否認安東尼杯杯演來就是多一分算計好看,結局也算合理且聰明(我最討厭到最後隨便亂給答案的懸疑片了!),雖然因為下班後看有點累,中間節奏稍拖的部份有盹了一下,但還挺值得花點腦筋細細好想。

嗯。這些就是近日看片流水帳。

再次感歎一下台北真是個看電影的樂土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